酸辣粉控看過來!有沒有和阿菲一樣熱愛酸酸辣辣料理的朋友?今天要介紹的是在中原夜市內的【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今年店內重新裝潢,讓大家用餐環境更舒適,內用還有冷氣,一邊享受酸辣料理一邊吹冷氣,絕對是最佳搭配!阿菲覺得中原美食真的吃不完,推薦大家有空一定要來中原夜市逛逛,享受美食和夜市的樂趣!這家【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食記分享給大家。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店面外觀
如果之前有來過八哥重慶酸辣粉的朋友
應該有印象之前的店面是比較傳統的風貌
而今年重新裝潢過的樣子就是像照片中這樣
是溫暖的木質調設計風格
拍照起來也更有質感了
門口有放一張大看板
上面列出店內的招牌特色小菜
像是紅油炒手、川味口水雞
有興趣的朋友都可以吃看看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店內環境
一進到店內會先看到牆壁上的主視覺牆面
這面就是八哥重慶酸辣粉的大招牌
小而巧的用餐區
每張桌子都是2人座
面積不大很迷你
如果是當天有點購比較多餐點
一張桌子可能放不下
建議可跟店員詢問是否可併桌
自助區
需要付費才能喝的氣泡飲料
種類有可樂、氣泡水、蘋果汁、七喜
旁邊則是餐具及醬料
自助區的醬料都在這裡
主要是醋、辣油
內用的酸辣粉它的酸度、辣度
都是要自己添加的
油潑辣子
它是比較香醇的版本
辣度沒有到非常辣
會帶有一點點的甜味
免費提供的酸菜
內用可至自助區拿酸菜來加進酸辣粉中
讓整體的酸辣粉吃起來會有不同層次的口感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菜單
這是內用的菜單
內用皆為自行調味
若不要花椒請告知櫃台
菜單上面是主食類
下面則是小菜類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餐點分享
今天總共點了這些
豪華綜合牛酸辣粉
餛飩酸辣粉
麻辣皮蛋豆腐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調料黃金比例
每張內用桌子也有附上醋、辣油
小辣=小辣椒罐湯匙1湯匙
中辣=小辣椒罐湯匙2湯匙
大辣=大辣辣椒罐湯匙2湯匙
特辣=大辣辣椒罐湯匙3-4湯匙
小酸/一般酸=醋半湯匙
中酸=醋1湯匙
大酸=醋1湯匙半
特酸=鎮江香醋1湯匙半
麻辣皮蛋豆腐
吃起來會覺得醬油膏味道較強烈
若能降低醬油膏的添加比例會更好
整體吃起來麻辣風味較不足
如果喜歡吃辣的朋友
可以再自行添加油潑辣子進去
風味會更佳美味有辣度
會更符合它的餐點名稱
等了一下子
豪華綜合牛酸辣粉
終於上桌了
一大碗公的酸辣粉
不愧是豪華綜合口味
看起來料很多很豐富
內用的餐點
都會貼著料理名稱及內容物
一方面讓我們自己核對是否點餐正確
一方面也方便讓店員送餐確認餐點
這是還沒有添加酸及辣的原味酸辣粉
可依照個人喜好添加酸度及辣度
來吃酸辣粉當然就是要重口味才過癮
我特地拿了自助區的鎮江香醋來加
真的有夠酸
有夠喜歡
牛肉吃起來的感覺
有點像是火鍋肉片
油花分布均勻
搭配酸辣粉來吃剛剛好
不會太柴也不會太乾
每一碗酸辣粉都有附的軟嫩豆皮
大腸處理得很好
有嚼勁沒有腥味
鴨血也給的很大方
很大一塊
這是我們點的其中一份主餐升級為套餐方式
就可以在店內喝飲料及點一道小菜
建議大家可以點套餐的方式
可以吃到較多東西
價錢也蠻划算的
餛飩酸辣粉
這碗的內容物就比較少一點了
沒有像豪華牛酸辣粉一樣豐盛料多
如果是比較沒這麼餓的人
可以點這種的酸辣粉
也是會吃的很滿足
愛吃辣的我
當然要加很多油潑辣子才夠辣
第一次來店內用餐的朋友
建議先少量添加
可調整到自己喜歡的辣度及酸度
就是這個滑順Q彈的紅薯粉條
口感絕佳
比傳統的麵條更好吃
紅薯粉條非常滑順
入口時真的會讓你一口接一口吃下去
再搭配酸酸辣辣的湯汁
這種組合就是絕配
吃酸辣粉一定要搭配紅薯粉條才正宗道地
每一顆餛飩也是很大顆
內餡飽滿
咬下去都是肉居多
雖然整碗看起來視覺效果普通
可是以女生的食量來說
吃這樣一碗也是會飽的
如果是有來中原夜市商圈的朋友
可以來吃看看八哥重慶酸辣粉
嘗試不同風味的料理
就是讓人充滿期待與驚喜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店家資訊
延伸閱讀
【厚實酸辣粉】龍潭神秘幽靈廚房|真,巷弄美食|超重口味酸辣粉|龍潭隱藏版美食
【重慶手工酸辣粉-桃鶯店 】來自重慶老闆娘家傳好味道|一口接一口的驚喜|桃園酸辣粉
【饗吃麻辣重慶小麵】估溜酸辣粉好滋味|酸香麻辣好開胃|平鎮酸辣粉
【八哥重慶酸辣粉(中原店)】一碗入魂酸辣開胃|道地重慶風味酸辣粉|中原夜市美食
【火漂火辣麻辣食堂】酸辣粉|螺獅粉|份量多到滿出來|中原小吃|中壢酸辣粉
【吸粉堂過橋米粉-台南店】重口味酸辣料理|酥脆大炸蛋必點|越臭越好吃的螺螄粉
【賴記柳州螺獅粉】挑戰大陸魔鬼辣椒|超辣超過癮|爽口肉初體驗|新竹美食